首先,招商引资策划要做到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要有战略高度,综观全局,立足长远,要知己知彼,把握优势,要突破成规、另辟蹊径,求新求实。同时要把握时机,适度超前。做好招商引资的统筹就是应有专门机构从总体与全局上把握、协调和控制、与区域整体经济、布局规则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各部门拧成一股绳,规范有序进行,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其次,以项目为中心。项目是招商之本,要增强项目对外商的吸引力,提高引资的成功率,必须认真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对项目的投资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国内外同行的发展状况等一定要进行详细论证,寻求我方与外商双方感兴趣的共同点,做好投资回报率的分析,包装一定要符合国际惯例。对重点项目应实施高层次招商,由主管领导带队,实行高层次重点推进。对对口项目实施行业性招商,由行业主管部门带队,发挥行业的带头作用,实行行业配套管理和推进。对高科技项目实施专业性招商,由科技部门带队,进行科学论证和考察,及时争取上报主管部门的支持,推进高科技招商。
招商工作的载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应是“政府作指导、部门搞服务、企业唱主角”。政府仍需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企业自行招商。公司集团可以独立招商,中小型公司能够联合招商,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招商引资的形象问题,归根结底是区域形象问题,随着招商引资难度增大,塑造形象、宣传推介形象,给区域形象注入新鲜感、时代感,提高区域在国内外知名度和信誉,已成为人类招商引资格外的重视的核心问题。因此,要创新手段、广辟途径、善用媒体、把握重点、实事求是做好招商引资宣传,促使招商引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要建立招商引资组织机制,没有健全的组织机制,招商活动就无从有序开展,达不到预期效果。招商引资的组织机制,一定要做好招商引资组织机构和组织行为两个方面。
二是要建立健全招商决策机制、招商决策必须依据一定程序来进行,注重决策要素,讲究一定的原则和艺术,一定要符合招商总目标,顺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向。
三是建立招商管理机制,根据招商工作开展的时间顺序,主要做好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为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秩序,形成后续优势,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潜力。
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招商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促使目标效果最大化。
随着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内地流动,招商工作呈现出向专业招商、向系统化招商、向产业倾斜式招商、向环境高地招商、向科学招商、向高质量项目招商、向园区集聚招商推进的态势。把握好招商态势,有利于与时俱进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取得招商的成功。
招商现代化是招商信息量迅猛增长的必然要求,必须根据国际潮流和惯例,结合本地真实的情况,制定招商现代化建设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合理的安排投入,加强招商现代化的交流和培训工作。努力实现招商办公设备现代化、招商信息管理现代化、招商营销现代化和招商队伍现代化,促进外地生产要素向本地区集聚。
一是建立信息招商网络。在国际网络上建立起本地区的投资促进信息网络,使我们既可以便捷地获得全球投资信息,又可以向国外发布自己的招商项目等相关信息,实施国际互联网招商。
二是建立境外招商网络。在国外政府经济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国外大公司、我驻外领事馆和驻外机构四个层次中建立招商网络,聘用招商代表或兼职招商员,实施代理招商,充分的利用他们渠道多、信息多、经验比较丰富的优势,拓宽招商引资的领域和渠道。这样做才能够使企业经委托招商立即进入国际市场,拓宽招商发展空间和范围。
四是建立国内招商网络,要认真办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促使增资扩产、滚动发展,并聘请他们为招商顾问,实现以外引外,裂变发展。强化服务意识,真心诚意为外商投资公司可以提供及时、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要规范管理行为,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依法管理,既敢于管理,又善于管理。
招商谈判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或应注意以下问题:要了解对方的意图、目的、策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着力构造政策、环境等优势;牢固确立诚信的原则;把握分寸,合规合法,有理有节;注重提高谈判工作效率;谈判人员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注重做好招商礼仪;扩展招商对象和信息,拓展视野,把握招商谈判地位;招商谈判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招商谈判一定要做好谈判的准备,这是其重要的环节。要在招商谈判真正开始之前了解和掌握谈判的各方面资料和信息,做多元化的分析研究,选定谈判的目标,拟定谈判计划,确定适当的谈判组织形式。
对招商项目进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评价是衡量招商引资成效的重要内容,是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招商项目评析一定要制定和掌握好原则方法,步骤和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正反经验总结,充分认识招商形势,正确评价招商成果,进一步坚定招商信心,促进思想和理念的变革和创新,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思路。
引进外资战略要以优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引进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为基础。因此,招商引资必须是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全民引资的道路。首先,要增强全民、全社会的引资意识。其次,谋划招商思路。招商引资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产业体系调整这条主线,谋划招商思路,要搞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