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长吴政隆参加考察调研并发表了关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讲话。今年高质量招商引资是一个关键词,他围绕高质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谈了11条重要论述。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既要充分的发挥现有企业和项目的基础和潜能,加强创新驱动,促进做大做强,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又要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聚集一批大企业、好项目,在总量扩大中优化结构,在优化结构中扩大总量。要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滚动推进,续建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适时更新调整一批。要全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
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让企业的主体作用更充分,努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高效服务的政务环境。要逐步明确开发区、县(市、区)和部门的职责。开发区要当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有序拓展开发空间,着力培育新兴起的产业,不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各县(市、区)要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各职能部门既要坚持依法行政,按照项目管理的法定程序审批,又要加强服务,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重点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严把环保门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一个都不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个都不上。我们情愿把政策定得尽量优惠些,但环境门槛一定要达到要求。
开发区拓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定不移加以推进。要科学规划,促进“多规合一”,抓紧按照法定程序上报,力争尽快获批。要强化设施配套,优化产业布局,集约节约用地,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招商引资,努力使开发区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要抓招商、抓发展,继续坚持一手抓好现有企业未来的发展、一手抓好招商引资,切实帮助现有企业未来的发展,增强后劲、带动增量;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的潜在能力大、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要抓开发、抓建设,按照“保必须、控负债、降成本”的总体要求,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和还房建设,着力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建设成本、运行成本。
高新区要明确产业定位,在“高、新”上狠下功夫,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抓好现有项目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强化招商引资,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招大商、招好商,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降低发展成本;扎实推进“双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要多措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培育“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好人才工作政策,充分调动干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弘扬夙夜在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发挥好支撑引领作用。
各地都要把招商引资、特别是工业招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要逐步充实招商队伍。坚持按规划招商,围绕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建立特色招商小分队,围绕特色产业招商。工业园区特别要围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扩大招商引资成效。要切实加强工业园区作为工业招商引资平台的建设。要重点支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好融资、土地等问题。要为打造好规模大的产业集群提供服务,使之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要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招商意识,成立全区招商引资领导协调机构,分工业、商贸服务、现代农业等行业组建招商引资工作班子和协调小组,明确责任,加强统筹,集聚合力,畅通信息,形成运转顺畅、协调有力、工作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要突出招商引资重点。突出抓好产业特别是工业、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务求每个领域都有新突破、取得新成绩、引进一批大项目,形成新的支撑。
三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及相关的单位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格局,加强区域联动,承接产业转移,既增强“造血”功能,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四要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夯实基础工作,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透彻把握政策,增强法制意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找到互利共赢的结合点,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五要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重商亲商的良好环境,千方百计为公司发展着想,对已经入驻的企业要善待,继续搞好服务,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政务、法制、舆论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要素保障,着力打造政策服务的“高地”、发展成本的“洼地”,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招才引智如何发挥人才优势?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牢固确立“创新发展人才优先”的理念,突出重点抓好人才教育培训、引进、使用三大环节,着力把科教人才的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优势。一方面,坚持抓好现有人才使用这个“最近一公里”,最大限度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坚持抓好高品质人才引进这个“最快一公里”,把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良性互动?科学技术创新只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把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着力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大力培育更多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围绕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开放创新,着力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国际前沿方向强化基础研究,持续增强自主创新潜力后劲。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重要举措,下大力气抓项目、兴产业,切实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支撑带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准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一、要聚焦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守实体经济,进一步突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人才驱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军民融合、两化融合,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以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要聚焦推动产业迈向新台阶,围绕向创新链、价值链攀升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打造一批行业排头兵,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三、要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互联网+”改造,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促进形成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更多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让新经济“无中生有”、传统产业“推陈出新”。
四、要聚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优龙头企业、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现有基础强、产业层次高、发展势头好的主导产业项目和未来成长空间大的前沿产业项目,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航空母舰”。
五、要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分类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实现相互促进、共赢发展。
重大项目涉及面广、推进周期长,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项目建设。
一要加强统筹谋划,准确把握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突出规划引领、严格门槛标准,强化协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要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抓现有企业技改提升,“吹糠见米”;抓招商引资引技,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水平先进、辐射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培育高端增量;深入开展“双创”,着力营造“双创”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扶持“双创”企业发展,孕育“独角兽”企业。
三要发挥开发区作用,进一步用好开发区的载体功能,放大开发区服务效率高、成本低、人才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更多更好引进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让开发区成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力军。
四要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土地、环保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功能,集聚各类高端人才,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五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弘扬“马上就办”精神,确保重点项目推进取得新成效。